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建设
新华区以和美乡村建设促群众增收致富
发布日期:2024-12-17 来源: 浏览量:

12月15日下午,在新华区香山街道筹备组石桥营村丁家大院,一场音乐会浪漫开启,村干部和村民“同台演出”,为游客奉上了一场独特的冬日盛宴。

线下热闹,线上也气氛热烈,5万余人次在石桥营村线上直播间“打卡”。

“自从和美乡村建设推进以来,我们村越来越‘红’了,现在是新华区大香山和美乡村建设先导片区里的村庄,俺村原来很多闲置的石头房,现在一个个‘空房’变成了‘产业房’,乡村有了人气,游客越来越多了,今天下午音乐再次点燃了村里的热度。”石桥营村党支部书记任家辉说。

这与新华区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和美乡村建设部署要求,坚持建设和产业并进,持续招引优质企业,充分激发青年人返乡入乡创业,不断释放“万企兴万村”乡村振兴新动能是分不开的。

新华区坚持高标定位,培育新华品牌。积极探索“青年入乡”“共富市集”“田村一体”“万企兴万村”新华实践。与深圳睿思特舒适旅游运营管理公司对接,初步达成合作意向,谋划先导片区5个村整体运营综合体。同时,依据每个村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选择培育主导产业,同各村梳理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策略,推动各村之间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石桥营村依托资源丰富的文化底蕴、毗邻湛河的区位优势,着力发展文化和餐饮产业;西吴庄村利用紧邻龙门大道的交通优势、临近龙门口水库、高新产业园区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游玩一体综合体验;边庄村依靠临近大香山寺的地理优势和闲置建设用地较多的良好资源,主攻文化制造产业。

此外,新华区还加快建设步伐,持续扩面提质。坚持“留住乡村肌理、留住乡村风貌、留住乡愁记忆”,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移民资金3300余万元,新修道路13.6公里、雨污管网4169米,铺设自来水管道4324米,铺设巷道5983米,石桥营村新完成丁家大院、一步两眼井、香山印象艺术馆等片区建设,正在建设丁家三进院“破店咖啡”片区;边庄村完成了制香厂、“边香文化馆”建设;西吴庄村新完成“又见炊烟”、临水小院、十四间房等片区建设,正在建设“龙门湿地”片区,为精准培育乡村产业,推动产业链条化、集群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个个“空房”变“产业房”,是新华区狠抓产业运营、做强城郊经济的成效。新华区在大香山和美乡村先导片区建设中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商户共500多人,先后60多批次到先导村对接考察,已引入运营企业18家。积极吸引“青年入乡”,已引入观水居香山大骨头老板潘亚杰回村创业,独一味干锅鸭头侯新晓、“破店咖啡”余杰、平樵古琴马芳芳、女子书画院何彩霞、水木荣春程艳珂、万淼研学赵杰、岂元文化朱玺、星聚汇网络科技陈亮、和尚鹦鹉网红朱俊和青石山商会代表刘保生等青年创业人才入村运营项目,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强力开展“共富工坊”,以三个协议把强村公司、运营企业、村民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联农带富。其中鹦鹉繁养基地、星聚汇电商平台、平樵古琴展演制作中心等已破局运行。探索实施“田村一体”,围绕打造和美乡村与田园乡愁完美融合的“良田美景”目标,积极推进产村融合。西吴庄村万淼研学基地高标准农田流转运营正在规划;边庄村已流转310亩耕地;云谷特色农田和劳动实践基地正在谋划实施;龙门口水库复建正在施工,建成后可实现引水入田、引水入村、引水入塘,同步谋划“七星岛” 农文旅融合项目,综合高效利用资源。

“下一步,新华区将以项目招商为重点,持续坚持强服务、促落地、抓运营,努力拓宽投资渠道,全力引进合作企业,不断拓展新空间、新业态、新运营,加快实现流量变现、资源变现、资产变现,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为新华区和美乡村实现美丽蝶变再谋‘新’篇。”新华区区长李建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