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变“生态包袱”为“绿色财富”
发布日期:2024-09-29
来源:
浏览量:
9月24日上午,在湛河区轻工路街道高楼村田间,秸秆打捆机来回穿梭,伴随着阵阵轰鸣声,一捆捆金色的圆柱形草垛 “躺”在田间地头,待装车后运走。
为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起来 ,湛河区在强化禁烧宣传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户科学处置、综合利用,让秸秆这一曾经的“生态包袱”变为“金色财富”。
近日,由该区农业部门牵头,邀请市农技中心技术骨干对区农机中心负责人、种粮大户、合作社代表等60余人进行秸秆综合利用培训,引导农户对8厘米以下的低茬秸秆还田;对收割后较长的秸秆,主动对接附近县区养殖大户、菌类种植户、编制作坊等收储户提前摸清秸秆“供应量”和“需求量”,搭建桥梁。
家在叶县的毛志阳经营了一个养殖厂,每年秋收都是他最忙的时候。“很感谢湛河区各村的党支部’牵线搭桥’,我为农户支付秋收费,秸秆归我回收,一周就收购了将近140多吨。”
同时,湛河区积极探索秸秆利用新模式,积极联系周口、漯河等化肥厂,秸秆打捆后送至处理场,经过机械化工艺进行粉碎、堆沤、成型等流程,制作成有机肥料、育苗基质、土壤改良剂等半成品,从而实现再利用。
截至目前,该区6万余亩耕地已完成回收利用秸秆3.6万亩,预计一周内将全部完成回收利用。